面對“雙減”,學校最需要做什麼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項被坊間稱為“雙減”的政策,其規(guī)格之高,前所未有。
從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教育部多次召開會議,強調落實,要求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及學校要堅決克服“五唯”頑瘴痼疾——對於廣大中小學校而言,主要存在“唯分數(shù)”“唯升學”的頑瘴痼疾,到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密集開展“五項管理”的落實檢查,再到此次的“雙減”,核心都是作業(yè)問題。
學生作業(yè)負擔的減輕,關鍵在學校,在教學一線。開學在即,面對“雙減”,學校最需要做的是什麼?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筆者建議:
一要切實做好政策的宣傳。
據(jù)筆者觀察,從上半年“五項管理”落實的情況看,不少學校的力度還遠遠不夠,觀望情緒依然濃厚。而此次“雙減”政策出臺,據(jù)筆者了解,不少學校對形勢估計不足,對現(xiàn)實了解不夠,仍然心存僥幸,以為還會像以往一樣,一場風刮過就沒事了。
現(xiàn)在不是等待、觀望的問題,而是要立即行動。要將中央和教育部的政策宣傳到位,學習到位,強調到位,落實到位,從思想、精神上,給教師們鬆鬆綁,讓教師真正明確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而非隻看考試成績的“一好”學生。
二是切實執(zhí)行到位。
造成中小學學生作業(yè)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先從學校作業(yè)管理入手。
作業(yè)是教學中一個基本的組成部分,學校應該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從目前各級各類學校作業(yè)管理看,主要放在檢查這一塊。所檢查的內容都是學校及相關機構明確規(guī)定的,並不存在大的問題。而繁重的中小學生作業(yè)負擔,恰恰不在檢查這一范圍之內,是除此之外的另外的部分——包括顯性和隱性兩大方面。顯性的作業(yè),主要是指通過書寫完成的,如大量的活頁作業(yè)——理科的概念、知識點,文科的生字詞、單詞短語句子以及需要記憶的其他內容。其中重復性的居多——有的老師動輒就是寫多少遍,更不用說讓人瞠目的罰寫了。另外還有教師校內外印刷的各種習題、單元檢測,以及教師違規(guī)讓學生購買的各種習題性質的資料等。隱性的作業(yè),包括文科的詞語、短語、句子、段落、篇章的背誦,超量閱讀,相關資料的查找,以及各個科目的預習等。
實實在在地講,很多學校優(yōu)異成績的取得主要來自於作業(yè)的量,而非作業(yè)的質。實際上,通過有質量的作業(yè),同樣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筆者建議,這就要求學校做好對教師的引導、監(jiān)督工作,促使教師對學生作業(yè)的布置走向正軌、科學的良性循環(huán),徹底摒棄隨心所欲、重復低效、瞞天過海的布置模式。
首先,明確除檢查作業(yè)以外各年級、各科目的非檢查作業(yè)內容。如初中語文的預習,做到圈點勾畫和適當批注,能熟讀經(jīng)典課文或內容即可﹔要鼓勵學生利用更多的課余時間自主閱讀,努力向課外拓展延伸。
其次,學校要切實做好檢查落實。堅決摒棄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要一以貫之、始終如一。通過教師匯報、同科目教師的統(tǒng)一規(guī)劃協(xié)同,及學生教師日志的填寫、學生問卷調查、家長尋訪,領導親臨教室走訪等多種形式,多管齊下,堅決杜絕教師隨意亂布置作業(yè)的行為,徹底把多余的作業(yè)拒之校門之外、家門之外。制定必要的懲戒措施:發(fā)現(xiàn)問題要在一定范圍內及時公布、警示﹔對屢教不改的,要採取較為嚴厲的措施,以儆效尤。
第三,每一位教師都要切實落實好課堂教學,做到應教盡教。學生在校時間,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到位、點撥到位、訓練到位、提升到位,不僅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好,還能讓有潛力的學生找到跳一跳的感覺﹔不要為一己利,做有損師德的事情,也不給課外培訓機構以可乘之機。
在此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一定要對學生完成書面作業(yè)的時間有一個總量控制——按照“雙減”和“五項管理”要求,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yè),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yè)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yè)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還有,學校不能把考試成績作為對教師評價唯一標準,要注重對教師整個教學過程的評價。單一的考試成績評論,是結果評價,是一錘定音,它隻會讓教師把目光集中到做題上,想方設法、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各種訓練,學生最終難以從繁重的作業(yè)堆裡走出來。學校要切實踐行中央及教育部的減負政策和具體部署,要把工作落實到教師一日的教學行為和過程中去,通過聽課、交流、查看、走訪等多種形式,真正掌握每一位教師實際的教學狀況,切實做好教師的過程性評價。
(作者為甘肅省景泰縣第三中學教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