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全國人大代表吳正憲表示她很關注“足球進校園”工作。據(jù)介紹,足球將是一項選擇性的考試科目,“并不是一說足球進校園,所有孩子就都要考試。”包括足球、籃球、排球等體育運動,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都可以嘗試去做。
作為一個看了十多年球、踢了十多年球的資深球迷,對于“足球進校園”活動當然是無比贊成,F(xiàn)在跟小伙伴們討論起這一話題,大家都作惋惜狀,感嘆自己上學時“沒有趕上好時候”。
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話,但這股足球熱卻已實實在在地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幾天前,《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在中央深改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足球這樣一個體育項目的改革方案進入中央決策范疇,這樣的“高規(guī)格”無疑十分罕見;剛剛過去的開學日,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正式進駐北京小學,幫助其建立訓練基地,開展足球課程;在足球氛圍濃厚的廣州,政府也提出了今年要建設34個社區(qū)足球場……從頂層設計到地方落實,說中國足球趕上了前所未有的“好年頭”,可能并不過分。
而要搞好中國足球,“足球進校園”的意義重大,無論是世界傳統(tǒng)足球強國德國、荷蘭等,還是新興力量日本,都是在青訓系統(tǒng)潛心耕耘多年方能開花結果。
然而,“足球進校園”同時又是一項極為龐大的工程,僅憑借民間熱心人士的推動可能力有不逮:牽涉教育、體育等多個政府部門,還涉及教練配備、聯(lián)賽組織、場地運營等多個方面。由行政力量推一把,更有助于“足球從娃娃抓起”成為現(xiàn)實。
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在中國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要讓中國學生愛上體育,讓家長和老師鼓勵孩子運動,大力發(fā)展校園足球無疑是最佳載體。但推動“足球進校園”,不應是具有排他性和強制性;@球、長跑、游泳等,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的特點,對孩子的身體、精神成長都有各自獨特的正面效應,應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加以選擇。
因此,大力推進“足球進校園”給教育工作者應有更深層次啟發(fā):既然足球可以成為選考項目,其他項目也應享受同等“待遇”,讓學生全面發(fā)展;鼓勵學校開設足球課程,也應該鼓勵群眾基礎同樣雄厚的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項目走進學校……以風風火火的“足球進校園”撬動“體育進校園”這一更宏偉目標,改變體育課在中國學校里的“尷尬地位”,不失為更具長遠眼光之舉。 (張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