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4年在中國教育史上絕非平常的一年, “深化改革”掛帆而起,四中全會帶來了依法治教的東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與四個配套“意見”一起構成“新高考”的基石;職業(yè)教育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重視,這塊中國教育的短板有望成為支撐教育發(fā)展的“半邊天”……
除了這些已經見到的,以及可以預見到的改革紅利,當前我們依然面臨很多困惑與糾結。“擇校熱”叩問教育均衡;“性侵”觸及師德紅線;校車事故讓我們痛徹心扉;5000萬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態(tài)讓我們魂牽夢縈……
新的一年,我們希望教育公平、教育創(chuàng)新成為新常態(tài),渴望技術進步給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期待以開放推動中國教育改革前行!爸2015中國教育”系列評論將與你分享中國教育發(fā)展的智慧。
2014年,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首次劃出對高校教師具有警示意義的七條“紅線”。
也就是在這一年,校園失德事件又頻頻發(fā)生,學術造假、體罰、有償補課、隱形欺騙、性侵學生等時有發(fā)生。北大副教授誘騙女留學生、四川美院教師“性騷擾”女生、廈大“博導誘奸門”等多起高校教師“失德”事件更令人震驚。
師德問題的癥結究竟何在,可以確定地說,在沒有確診的情況下是無法痊愈的。
從宏觀上看,全國一千多萬教師總體品德狀況是較好的,與其他行業(yè)相比,當下教師行業(yè)仍是品德較高的一個行業(yè),教師仍是當下中國社會道德底線的一道堅固堤防。同時,中國師德問題在歷史縱向比較和與世界其他國家橫向比較又是較為嚴重的。在歷史上,由于教師沒有鐵飯碗,要靠自己的品德為基礎的口碑和信譽獲得飯碗,所以德高為師的社會選擇機制保障了師德整體的健康,個別品德不良的教師會見于史載,而且丑行一旦為他人所揭便無人再以其為師,大面積師德敗壞的現象幾乎未有見聞。
在國際上,多數國家有權威性較高的非政府組織教師行業(yè)協會,它們一方面強勢維護教師的權利,使得教師在當地的社會地位較高,收入較豐厚,有大量候選人需要經過競爭才能入職成為教師,比如日本有教師資格證的人中大約僅一半人能上崗任教,這樣就使得師德不良者難以入選;另一方面教師協會對教師的行為起著重要的監(jiān)督作用,凡行為不端者,一經被舉報就會進行調查,若事實確鑿,行業(yè)協會會如實公布結果,建議撤銷相關當事人的教師資格。雖然一般他們沒有直接處罰這位教師的權力,但相關雇主為了自己的聲譽會做出開除當事人以及相關處罰,或不當行為人出于自責請辭。
追其根源,當下師德問題是社會腐敗墮落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行政官員的不良作風和當下社會法治不健全、學校管理的行政化是當下師德問題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不少教師沒有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在日常教學中發(fā)揮模范、表率作用的準則,而是羨慕權勢和禮儀,進而模仿,某校長帶女生開房便是典型例證。
所以,唯有社會腐敗問題得到根治,黨風、政風和社會法治狀況有所改善,師德問題解決才有全面治愈的社會基礎。
這樣說并非意味著教師不能在一個腐敗社會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事實上當下就有不少教師頂住各種誘惑,默默無聞而又心照不宣地做堂堂正正、干干凈凈的人,雖然他們內心的陽光常被社會的陰暗遮蓋。
找到師德存在問題的病理,解決師德問題就不能再頭疼醫(yī)頭地限于在“師德”上做文章,根治社會的腐敗,加快法治進程,不讓官員的腐敗浸漬到教師身上當是首選方案。
從微觀上看,作為一個人,只有他能夠自主才有道德可言。在自主的基礎上依據自己的道德判斷所做出的選擇才是一個人真實的道德水平。如果不能自主,他就會被迫選擇偽裝。偽裝的善不是真善,還會污染社會的道德環(huán)境。常常出現悖論的是,每當師德出了問題,管理部門就出規(guī)定、劃紅線、發(fā)文件,將教師作為一群被約束的對象,這樣能解決問題嗎?最多雨打地皮濕,反而由于功利取向和權力裹挾,抑制了教師的自主,阻止了教師道德判斷能力的發(fā)展,使得教師人群品德永遠不可能高起來。
需要看到的是,品德良好與高尚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一個社會的常態(tài)是不同人的師德存在一定的高低差,整體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生態(tài)。解決目前教師道德低端問題要劃清道德與法律的邊界,對違法者要堅決依法懲處,不能把違法行為簡化為道德問題從輕處罰,同時通過根治社會腐敗防止教師隊伍繼續(xù)受到污染。
維護好師德生態(tài)的高端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唯有教師感到神圣才能高尚。教師的神圣感又不是無源之水,一方面來自內心對教師價值的認同,另一方面來自社會各方面如何看待教師。而現實社會各方面對教師的尊重依然不夠,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門領導人、家長對教師的尊重不夠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教師不是政府的下級,而是社會的賢良化身,如果以這樣的態(tài)度對待教師,任何世俗的權勢都不會在教師面前放肆。
由上可見,師德不只是教師的問題,而是全社會的問題,需要加快社會法治和肅清社會腐敗作為基礎,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也都可以從自己的立場上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做一份自己可以做的事,而不僅僅是指責。
“致2015中國教育”系列評論: